查看原文
其他

紧扣国家战略,勇担西部规划使命,2020城市规划·长安论坛在西安顺利召开

现场直击的 中国城市规划 2021-11-12

导读

11月21日-22日,2020年城市规划·长安论坛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举行。本次会议聚焦“国家战略和西部规划使命”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东、西部学术交流,为促进西部地区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并倡议西部规划青年增强担当使命的自觉。


本文字数:4557字

阅读时间:14分钟

 


“2020城市规划·长安论坛” 于2020年11月21-22日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联合承办。



本次论坛聚焦“国家战略和西部规划使命”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东、西部学术交流,为促进西部地区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并倡议西部规划青年增强担当使命的自觉。


 

主持人:石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致辞嘉宾从左至右:刘浩、卢勇、苏三庆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浩、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卢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苏三庆分别致辞。


主旨报告(上半场)


 

王树声

 

赵海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树声教授、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赵海春主持上半场主旨报告。


新时代城乡绿色发展的若干问题

 

刘加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刘加平院士以问题为导向,从物理环境学者的视角与普通市民的视角,分别就城市物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和城乡发展中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阐述了关于既有城区的品质提升、乡村振兴中的绿色宜居村镇建设、新时代建筑与规划人才结构发展等方面的观点。


关于既有城区的品质提升方面,刘加平院士认为最为典型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高密度城区步行环境中的“盲道问题”和既有(旧)城区中“周期性拥堵”、“潮汐式拥堵”问题。针对盲道的“装饰”或者说“鸡肋”现象,他指出,在开展新的“盲道”步行环境研究的同时,应该运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一套全新的、适宜于视觉残障者在高密度城区步行的综合系统。针对既有城区的周期性拥堵问题,他强调,可以通过用地调整手段,在既有城区中小学门前建设一自走式的地上立体或地下临时停车设施,将学生的上下车停车引入停车设施内,即可彻底解决周期性拥堵问题。


关于乡村振兴与绿色宜居村镇建设方面,刘加平院士在分析乡村建设面临的难题后提出,应该针对不同地域,构建适宜本地区的乡村建设体系。同时,他指出,“住房公司”有可能是乡村建设的未来


关于新时代建筑与规划人才结构发展方面,刘加平院士通过对建筑与规划人才培养的历史回顾,指出新时期我们既需要专业型的规划设计专业人才,也需要掌握厚实基础理论的研究型、管理型规划设计类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研究、建构适应新时代建筑类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探索适应新时代的建筑类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体系改革方案


论西部人居环境的山地科学观

 

赵万民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赵万民教授打开记忆的闸门,以其个人生活环境和求学发展历程为背景,展示了其对“山水人居环境科学”的求索。他指出,吴良镛院士“人居环境科学”思想的精髓,是将我国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现代思维,与传统人文与哲学理念融会贯通,针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创造性提出符合人类理想聚居环境的科学道路。他将吴良镛院士“人居环境科学”思想与我国西南山地城镇化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学术道路,提出山地人居环境七论,并用于自己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赵万民教授剖析了山地人居的“历史观”和“生态观”。他指出,农耕文明时期的山水环境,与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文化理念、崇尚自然的审美取向相吻合,构成中国传统人居形态和自然生态的高度融合和生活价值取向,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山水人居观”,传承下来并影响后世。他强调,山地人居环境优良品质建构,最本质的支撑体系,是生态环境的健康和人与环境的和谐。


赵万民教授以重庆龚滩、龙潭为例,介绍了三峡工程与库区人居环境建设实践,提出山地人居环境的四维构成即“水域-山域-城镇-人居”。


最后,赵万民教授总结道,中国的西部地区,城市和建筑文化历史深厚,生态独特,形态丰富多彩;从历史观、生态观方面,探索人居环境建设的时代性及其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并具有开创性的学术生命力。山地人居环境的研究与实践,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和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也将为我国“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增添更加富于创新的成果和学术影响力。


秦巴山脉区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周庆华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


秦巴山脉地处我国陆地版图中心,系“秦岭”、“巴山”合称。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考察讲话中指出,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周庆华教授基于秦巴山脉区域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项目,进一步分析了秦巴山脉的价值、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与绿色发展整体思路与发展战略。


周庆华教授指出,秦巴山脉是我国重要的中央水库、生态绿肺和生物基因库,这一区域具有以中华民族摇篮与核心价值思想源脉地为突出特征的文化价值,其地处我国版图中央,在我国国土空间格局中具有特殊的区位战略价值。总之,在世界地理区位格局中,秦巴山脉具有世界层面的名山价值。


秦巴山脉具有如此重要的生态、文化、区位价值,当前却面临诸多发展问题。周庆华教授总结了三个主要问题,即“生态高地”与“经济洼地”间反差巨大、生态保护跨行政辖域问题依然突出、绿色生态资源经济转化能力较弱。


针对这些问题,周庆华教授提出了秦巴山脉区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整体思路。他指出,秦巴山脉区域是以敏感且价值突出的山脉为核心,以周边拥有共同生态利益的城市为外环构成的一个完整地理区域,对于这一“高敏感高价值生态——城市集中区域”,不可就秦巴论秦巴,要通过环秦巴城市地区的强发展,促进秦巴山脉的大保护。最终将秦巴区域建设成为我国生态保护与特色创新发展示范区,为承接国土空间平衡等战略使命提供支撑。


最后,周庆华教授介绍了秦巴山脉区域的发展战略:生态保护建设战略、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国土空间优化战略、文化保护传承战略、绿色产业转型战略、教育体系创新战略。


21世纪全球规划师的使命

 

杨  威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皇家规划学会副主席、英国杨威及合伙人(城市规划)事务所


远在伦敦的杨威教授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作报告。她指出,21世纪全球正在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多重挑战,包括全球气候变暖、全球生物多样性骤减、全球城镇化和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等,其中让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现在仍在蔓延的新冠疫情。这次全球性疫情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密不可分。


就全球气候变暖而言,如果不通过减少碳排放、牲畜产量、土地开发和化石燃料消耗等方式来应对,地球的某些地区将不再适宜人类生存,而未来的8年~10年非常关键。研究人员指出应该立即在能源、短期污染物、自然、食物、经济、人口六个领域采取行动,或许能产生重大影响。就全球生物多样性骤减而言,我们要转变发展观念,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应对气候变化同样重要。就全球城镇化而言,城镇化本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但现在存在很多人为城镇化的现象,造成了包括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等社会问题。


杨威教授强调,要认真思考我们为谁而规划。她提出,规划是关于未来,是我们的未来,也是我们子孙后代的未来。现代城乡规划理论创建的目的就是人的幸福、健康和良好状态。当今,规划已经被广泛认可为一个可以促进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确立中、长期目标,并通过理性资源组织,来系统和综合地实现符合集体利益的发展愿景。


所以,我们规划师应该当仁不让,站出来参与解决和应对当今全球挑战,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城乡规划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创造一个让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平衡体系。规划师不能像制造机器一样去制造空间,而要像养育生命一样培育空间。我们要借鉴中医的系统理论,使得城市这一有机生命体的所有部分实现一体化协调生长,我们要关注未来的共同长远利益。


文化复兴战略与空间规划思考

 

王树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


新时代,党和国家强调城市规划建设继承和弘扬中国规划智慧,坚定文化自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规划建设如何回应文化复兴就成为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基于此,王树声教授介绍了中国城市文化空间规划建设的历史经验,并阐述了对新时代文化传承与空间规划的思考与探索。


王树声教授指出,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史,历来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空间的选址、布局和建设,一代代规划建设者致力于城市文化空间的传承和创新,形成了中国人文规划传统,蕴含中国精神,极富中国特色,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每一个城市的文化要素是具体的,且须空间承载和用地支撑;

(2)文化空间的组织重视格局设计,形成多尺度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3)城市文化空间建设是一个历史范畴,总是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就城市规划建设如何回应文化复兴这一问题,王树声教授提出,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构建新时代的文地系统,弘扬中国优秀城市规划传统。其中,在国土空间规划规划引导下,文地系统规划要解决城市文化精神定位、城市文地要素构成、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设计、城市文地规模确定、文地系统规划层次五个关键问题。


最后,王树声教授总结指出,文化复兴战略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探索适应文化复兴时代的需求的城市文化空间体系是这个时代的迫切需要。他强调,无论何时,始终要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这是文化复兴的基础。将文化精神同城市空间建设相结合是中国的优秀经验,正是基于此,他提出文地系统规划,为新时期城市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对策。王树声教授始终强调要高度重视中国本土规划智慧,使之成为现代规划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规划理论的历史根基和文化精魂!


主旨报告(下半场)


 

侯全华

 

任云英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侯全华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任云英教授共同主持了下午的主旨报告。


9位专家学者围绕“社区建设、生态保护、健康城市、乡村振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话题从不同视角作报告。


从左至右依次为:李东泉、陈克龙、毕凌岚


从左至右依次为:廖子清、王兰、马扎•索南周扎


从左至右依次为:赵海春、刘春凯、雷振东


中国人民大学李东泉教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融合挑战与社区回应进行了分析;青海师范大学陈克龙教授介绍了青海湖流域生态源地识别与生态价值评估工作;西南交通大学毕凌岚教授详细阐释了城市密集建成环境生态优化的多系统协同方法;西南市政院五院廖子清副院长以成都为例,介绍了公园城市的践行策略——生态价值转换;同济大学教授、健康城市实验室主任王兰通过网络视频于线上介绍了健康融入城乡规划的研究与构想。


拉萨市设计院青藏高原极地建筑研究中心马扎•索南周扎主任介绍了国家公园模式下,其对藏区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工作;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赵海春总规划师分析了陕西沿黄城镇带规划调整及其适应管理需求的趋势特征;西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刘春凯总工分享了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特色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雷振东教授阐述了其对生态脆弱地区乡村振兴规划的思考。



20日晚上,在长安论坛圆桌会议上,毕凌岚教授抛砖引玉,以“网络时代开放教学模式下的城乡规划课程体系的思考”为题作了作了主题报告。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乡规划学系系主任尤涛的主持下,来自西部高校的规划教育者、一线工作者围绕“后疫情时代的规划教育、规划教育与人才需求”这两个话题进行了探讨。


22日,来自西部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众位专家学子围绕“西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西部绿色生态人居环境、后疫情时代与国土空间应对”3个议题展开讨论,总结西部地区历史文化保护经验,探讨后疫情时期城市规划发展方向与科学研究重点。


本文根据现场报告整理,未经专家审阅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2019城市规划·长安论坛 | 西部城市规划七十年主题展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这个论坛有点特别,穿越西部千年城市规划史,聚焦西部城市规划70年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火爆!2018中国城市规划·长安论坛探讨丝绸之路文化传承与本土城市营造智慧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